,我们不动筷!
快去吧!”
“诶!那我这就去!”李黑虎眉开眼笑,赶紧端着托盘出了柴房。
身后缀着奶奶的叮嘱声:“路上别贪玩啊……
送到了就赶紧回来,凉了就不好吃了。”
“好!”
李黑虎答应着,一阵风似地出了院子。
姥姥将锅里的鸡肉盛了出来。
锅里的菜蔬看似剩余不多,但依旧装了满满一海碗。
她拿筷子挑出一块肥厚的鸡肉,夹到了苏午的碗里,笑眯眯地看着苏午,道:“猪子饿了吧?先吃一块垫一垫。”
明明她先前才答应过虎子,在他回来之前不回动筷,这下子又突然变卦——苏午看着碗里的那块酱黑色鸡胸肉,心里却对姥姥责怪不起来,埋头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。
他吃得这么慢,倒让姥姥有些着急:“怎么了?是不好吃吗?”
“好吃!”苏午连忙回应,“我想等等虎子,等他回来了一起吃。”
“也好。”姥姥摸了摸他的脑袋,“你俩从小就要好,那就等着他吧!”
未过多久,李黑虎提着托盘飞奔了回来。
三人围在桌前吃起饭来。
今下这个年景,一蔬一饭得来不易,更何况有肉食?李黑虎顾不得说话,重复着举筷、落筷、咀嚼、吞咽的动作,苏午也学他狼吞虎咽着。
姥姥在旁小口地吃着馒头,不时夹一筷子菜蔬。
她吃了一小碗稀粥、小半边馒头后,就停了下来,安静地看着苏午、李黑虎两个孩子,被笑纹簇拥的一双眼睛里,好似盛满了柔和的光。
吃罢饭后,苏午与李黑虎收拾了碗筷。
李黑虎和姥姥招呼了一声,自己今天就在这里睡觉,便去搬了床被子,也铺在苏午睡着的那张床上。
当下时代,夜间也甚少娱乐。
听老妇人说,以往金柳村里还有个颇认识些字的老先生,能讲几本评书,说几个话本。夏天天气热,躺在炕上睡不着的时候,村里的老人还会每个人凑一二文钱,请这位老先生在村南边的土地庙里给大家说书。
后来官府不准了,还把老先生打了一顿。
再加上人们生活渐渐困顿,灾荒年景来临,一二文钱也无人能轻易拿得出了,村里这项唯一的娱乐活动也就从此废止。
祖孙三人在院子里聊了会儿闲天。
天渐渐黑了。
夕阳投在堂屋前边邻居家的墙壁上,映照出一片红黄的光彩。
这点儿光芒也在二三刻时间里徐徐收尽。
姥姥插好院门,在门下面挡好门槛,便招呼苏午、李黑虎两人各自回了屋。
二人睡在一张床上,苏午与李黑虎聊了一会儿,或许是天黑下来,到处都黑灯瞎火,且自己又住在安置着李文娟骨灰的屋子里的原因,李黑虎心里终究有点怵得慌,也就没再提白天说过的那些话,他把皮袋子放在枕头边,与苏午说着话,说着说着便没声儿了。
徐缓的呼吸声渐渐响起。
苏午闭着眼睛,神思清净。
屋内屋外一切动静,都在他的意中纤毫毕现。
李文娟牌位后面,那骨灰盒里的诡韵不断溢出,游走于空气里。
在白天原本微不可查,细若游丝的诡韵,此下变得浓重了些许,它铺散在空气中,便令空气温度下降许多,整个屋子都变得阴冷起来。
那股诡韵,犹如水液浸灌。
淹没了苏午的床脚。
浸没到苏午的枕边。
苏午轻轻睁开眼睛——房梁上,不时何时挂着一个女人。
那女人像是背朝着苏午,‘她’头上披着一块雪白的头纱,头纱遮住了她的面孔,让她看起来像是披着一块白盖头。
窗外的月光无声无息洒至苏午床头。
清冷月光令那悬在房梁上的‘女人’身影更加朦胧、模糊。
某个瞬间,它在苏午的视野里变作了一道白影,这道白影飘飘悠悠,从半空中荡落,犹如一块轻纱,轻轻地蒙上苏午的身形——
苏午一动不动。
眼看着那道白影临近自己的时候,模糊的形影骤然转至清晰,不停摇荡的白头纱下,显现出血红的发丝,蓬乱的发丝簇拥着一张与东方人面孔迥然不同的洋人面孔——那‘洋鬼子’猛然伸出一双惨白手掌,掐向了苏午的脖颈!
月光泠泠。
窗间阴影像是沥青般开始蠕动,漆黑的蟒蛇游行于阴影中,就要缠绕上那个‘洋鬼子’——
这时候,睡在苏午旁边的李黑虎忽然睁开眼睛,动作敏捷地拿起早就放在床头的皮袋子,直接从中捏出一张符咒来,对着苏午身上的‘洋鬼子’甩了过去!
唰!
第一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