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教主亲自过来了!”
“看来这次确实是大事情!”
“得有二十多年没见过教主了啊……”
巨汉闻声亦点了点头,一双豹目环视四下,四下里小声议论了几句的灶神教众,纷纷噤声。
那风门脉的巨汉翻身下马,走向空场中央烧成一座金红火山的篝火堆。
苏午看着那跳跃着的金红薪火,眼神惊叹。
这般金红薪火,只是那燧火脉一个小童儿的修行积累而已——虽然此般薪火积累修行,有大半得益于其教脉本身积累,令其能跟着受益,但仅就这般薪火修行积累而言,已然相当于他还差半步便成就‘阴喜脉中兴祖师’那个时期的薪火修为!
从前的‘阴喜脉中兴祖师’,却也不过是比当下燧火脉一个直系的幼童强出一筹而已。
不过,由此亦能看出,这个青衣小童儿同样身份不一般。
其祖父即是如今的‘灶神教主’。
这位‘灶神教主’,就在那青衣小童身后的马车之中,还未显露庐山真面目。
苏午看向临近那金红薪火的巨汉,这汉子的坐骑本身甚为特殊,应是如大青骡一般的命格奇异之类——那匹烈马,本身就有着不俗的薪火修行!
在当下林场之中,其实也有一些教脉驯养的猛犬,身上散发着‘薪火’的味道,苏午根据王云、周作行等人的议论来看,那些豢养有猛犬的灶神众,俱出身于一个叫‘火狗脉’的主支大脉之中。
火狗脉应当掌握有某种寻常犬类,使之能通薪火修行的法门。
此法奇异,不过那火狗脉众多的‘火狗’,也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那风门脉巨汉的坐骑宝马。
那个巨汉在当下聚集于此地的风门脉队伍之中,亦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。
其在整个风门脉之内,必然也是举足轻重,或许就是如今风门脉的灶王爷也说不定。
大汉在那金红薪火之前,屈指一弹——
一朵红得发黑的薪火投入那金红薪火之中,只在须臾之间,便将金红薪火染作了暗红之色!
此火虽然色彩暗红,但却极其浓郁,犹如粘稠得化不开的血浆!
火焰扭动跳跃,内中似有群兽恶诡匍匐,在火中挣扎不休!
“伏羲……”苏午眼中倒映着跃动的火光,想及这‘风门脉’系‘伏羲后裔’的传说来。
眼下这个巨汉,莫非姓氏为‘风’?
伏羲之后裔,似乎以风为首姓。
此般已然化作实质,如血浆一般的薪火,足可以与苏午融合了轩辕黄帝血脉以后,生发出的金色薪火分庭抗礼!
自风门脉‘首领’在空场中央投下薪火以后,又有六大主支教脉、诸旁支教脉上前,依次投下薪火。
六大主支教脉比之风门、燧火两脉,差距实在太大,他们各自灶王爷的薪火修行积累,与当时修成‘火神身’的苏午相比,甚至还要逊色一线。
此下与风门、燧火两脉相比,直有天壤云泥之差别。
六脉薪火聚于篝火堆中,甚至不足以令那如血浆般、似收摄了百兽与群诡的薪火改换一丝色彩!
至于六脉之后的旁支教脉,差别也就进一步拉开。
如王云、周行作这般支脉,在诸旁支教脉之中,甚至称得上是‘出色’的,他们不能以自身导引薪火,便取出积累储藏多年的一道火苗,投入薪火之中,那般薪火,都比不得后世岳山师父的薪火修行!
此种种情形,足见当下的灶王神教之内,两大脉掌控了灶神教九成的力量,余下教脉看似众多,在天下间分布甚广,出力做事,拿命抓诡的也多是他们——可他们掌握的力量,于灶神教内,不足一成!
第1379章 、圣人不死,大盗不止
林场中,燧火教脉的车阵内。
坐在大车前的青衣童儿从袍袖中取出一道书卷,他将那书卷摊开,神色郑重地将纸卷上书写的祭文祷念一遍:“今有燧火脉、风门脉、炎焱脉、积柴脉……诸教脉灶神弟子,聚于华山,祭告先祖。
呜呼哀哉,伏惟尚飨——”
那童儿刻意拖长了的音节在山林间回响着,四下里诸灶神教众尽皆神色肃穆,朝向那空场中央的熊熊薪火跪拜了下去。
“人初大灶,顺天应人。
熊熊薪火,永续世间!”
灶神教众顿首三拜之后,青衣童儿将手中纸卷投入火中,纸卷被烈火刹那吞噬,散作青烟袅袅飘散。
童子在车驾上站起身来,看向四下灶神教众,高声道:“集薪火礼成!
各宗各脉分取祭品,受享祖荫!”
诸灶神教众闻声从地上爬起,都将目光投向那林场中央激烈燃烧的火山,目光里有希冀,亦有忐忑。
此‘集薪火’之礼,皆需灶神上下各宗各脉拿出自家积攒的薪火火种,聚成那用以祭告‘灶王神’的火焰。
仪轨完成以后,各宗各脉再依次分取作为祭品、供品的薪火。
第一版主